索引號 | 11610422016016357Y/2022-00233 | 主題分類 | 其他 |
文號 | 三政發〔2022〕12號 | 發布機構 | 三原縣 |
公開日期 | 2022-09-05 | 有效性 | |
主題詞 |
?
各鎮人民政府、城關街道辦事處,高新區,縣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中央宣傳部、國家文物局《關于持續公布革命文物名錄的通知》,摸清全縣革命文物的資源底數和保存現狀,省文物局組織專家對我縣黃河流域革命文物資源進行調查,新發現段植故居等8處革命文物,現予以公布。
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各部門、各鎮辦要從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政治高度出發,堅持政治屬性和歷史屬性相統一,準確把握革命文物內涵,落實保護責任,加大綜合保障,不斷改善革命文物保護現狀,全面提升革命文物保護能力。
?
附件:《三原縣新發現革命文物名單》
?
三原縣人民政府
?2022年9月5日
附件
三原縣新發現革命文物名單
序號 | 名稱 | 時間 | 地點 ? | 類別 ? | 文物構成 | 保存現狀 | 利用現狀 |
01 | 段植故居 | 清代 | 咸陽市三原縣新興鎮和平村十三組 | 名人故居、活動地 | 院落一座 | 段植故居現位于三原縣新興鎮東段村中,該處遺址為并排而建的四座段氏故居,坐南向北,整體結構保存完整,但院內局部存在坍塌、損毀,且雜草較多,通往院門的道路也被雜草覆蓋??看迩f的一端即最右側兩座院落分別為同治、道光年間所建。段植故居位于這座院落的左側。段植父親秀才段湘如(浹之)所建。新屋里為三進大院,三進大房均是立木結構,采用青色大磚大瓦,磚每塊重達8斤多,大房櫞上不用箔子,而全部用燒制的鏨子磚鋪成,松木櫞一百六十多年完好無損。但全部用青石鋪成通道的后院大房于解放前夕被后人拆賣,臨街大房八十年代又被后人拆掉,現僅保留完好的大街門、青磚包土坯門墻和中院大房。 | 閑置 |
02 | 獨李鎮語錄塔 | 1968年 | 咸陽市三原縣獨李鎮鎮政府對面 | 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時期彰顯革命精神繼承革命文化的遺址遺跡 | 塔一座 | 語錄塔由塔基、塔身及塔頂組成,平面為正方形。塔基邊長2.8米。塔身共兩層,第一層為下部未刻字部分,邊長1.96米,第二層為四面刻字部分,邊長1.58米。語錄塔塔高10.26米。語錄塔為四面體,四個面均刻有語錄,其中東面及南面標語已做修改,現存內容為東面“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蹦厦妗叭娜鉃槿嗣穹??!蔽髅妗皥F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北泵妗白粤Ω?,艱苦奮斗?!彼硭拿孀罡咛幘_有一方形開口,現已封堵。塔頂為攢尖頂。保存較好,就位于鎮政府對面,2018年進行修繕并增設圍欄保護。 ? | 已開放 |
03 | 黃子文故居 | 清代 | 咸陽市三原縣陵前鎮黃家窯村西 | 名人故居、活動地 | 院落一座、窯洞3孔 | 故居為方形院落,坐北朝南,東西長12.94,南北長6.876米,素土地面。院內為平地起磚箍窯,原為五孔窯,為清代所修磚窯,現東面兩孔已塌,僅存三孔,窯室長10.4,寬3.5,高3.92米。窯洞設有長方形板門及板窗,窗外為直棱窗框,原有外接前廊,現已坍塌,僅余石柱礎,前沿下堿為青磚,上部為土坯砌筑?,F院內西南角存一后建磚房?,F為黃子文二兒子黃西平住宅,平日多用以存放物品。 ? | 民居 |
04 | 李天赦烈士墓 | 1936年 | 咸陽市三原縣陵前鎮柴家窯村 | 墓葬/陵園等革命紀念設施 | 墓址一處 | 李天赦烈士墓現位于農田內,且已坍塌下陷,未立碑,后人偶爾會前來墓址祭拜。 ? | 未開放 |
05 | 金理科烈士墓 | 1955年 | 咸陽市三原縣陵前鎮柴家窯村金窯組 | 墓葬/陵園等革命紀念設施 | 墓址一處 | 金理科烈士墓現位于果園內,且已下陷,未立碑,后人偶爾會前來墓址祭拜。 ? | 未開放 |
06 | 唐玉懷故居 | 民國 | 咸陽市三原縣陵前鎮上河村唐家組 | 名人故居、活動地 | 院落一座 | 唐玉懷故居現為兩進院落,老建筑僅存廳房及后院廂房,并于十幾年前維修,其余均為后建,現屬于其外孫唐進東所有。前院廂房及門房均垮塌并改為現代建筑,后院西側存三間廂房,長2.95-3.46米,進深3.1米,單坡流水。廳房木架構及石柱礎被保存下來,前檐屋面為瓦屋面,后檐椽部及其上原有瓦屋面,后改建時去掉,現為混凝土平頂屋面。前沿外墻貼瓷片整修,總長10.9,進深6.7米。廳房為大三開間,其中明間面闊4.25米,廳房墻面及門窗均粉刷重修為現代建筑。 ? | 民居 |
07 | 黃子祥墓 | 1982年 | 咸陽市三原縣陵前鎮 | 墓葬/陵園等革命紀念設施 | 陵墓一座 | 黃子祥墓現位于黃土臺塬下,墓冢上雜草叢生,后人于2016年立新碑。 ? | 未開放 |
08 | 三原火車站舊址 | 民國_解放后 | 咸陽市三原縣城關街道辦南環路中段南側 | 與革命運動有關的遺址遺跡 | 車站建筑一座 | 三原火車站舊址于民國30年(1941年)建站,舊站址在今站臺(候車室售票房)西側。1958年,新建站房(現候車室售票房),擴大客貨站臺。主體建筑為硬山屋頂,結合北方常見的木架結構吊頂,兩坡紅瓦鋪面。三原火車站曾作為當時的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乃至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資運輸功能,為研究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陜北戰場的歷史提供了真實的史料實證。 | 使用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